位于宁江社区某单元楼5楼的两室一厅里,装修工人正在粉刷墙面,尽管已经清理过一次,但一走进屋内,一股刺鼻的味道迎面扑来,地面上还可以看到长期堆放物品后留下的印记,在厨房里,还没来得及收拾的厚厚的泥垢和各种塑料瓶让人无处下脚。“我们的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一共15个人,清理了三天,装了两个垃圾压缩车。”宁江社区居委会主任张莉告诉记者,社区保安队长为此还出现了疑似中毒的症状,脖子上都肿了起来。“全部都戴着口罩的,正好发完了,就只有他没戴。”这是记者在一段爆红网络的视频的引导下到达实地采访所见。视频中的该套房内垃圾高的堆到天花板,门窗堵得水泄不通。
经过清理之后,留在现场的除了部分生活用品,成都商报记者在房间里还发现了大量的保健品,六大棵被装裱在玻璃框里的人参、成箱的虫草片、好几大箱保健酒、焖烧锅、至少3台负离子净化仪,客厅里甚至还有一个未拆封的冰箱。严大爷住在王友惠楼上,对于这个上个世纪随厂搬迁至宁江社区的邻居,他并不了解,只知道她曾是小学老师,有个儿子,但从来没见过。严大爷见记者是来采访该事件的,顿时打开了话匣子。我屋头从来不敢开窗,要是出个门,心里都悬起的,生怕起火。”严大爷说,印象中至少几年前,王友惠就开始往家里捡东西。“早上五六点钟就出门了,中午晚上都回来得很晚。”严大爷强调,早出晚归的邻居,回来时都会带着一大袋东西。
同样住在王友惠楼上的李大哥说,上楼下楼都可以闻到,从王友惠家里传出的腐臭味,凑巧时,还能碰见王友惠爬进爬出家门,门口的垃圾至少有一米多高。对于满屋子恶臭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垃圾,王友惠从来不让人进门、更不让人清理。“跟社区反映过,也报过警,拿她没得办法,门都不让进。“听到说过她买保健品,家里也没用过水电,有邻居看到她在外面吃汤圆吃了一个月。”对于王友惠的儿子,邻居们都表示知道,但没有见到过。
宁江社区居委会主任张莉也是在25日才第一次得以进入王友惠的家,从门口的垃圾山里爬进去后,患有鼻炎的她马上就感到难受。这次响应‘三供’改造,好说歹说,退休教师王友惠才愿意跟社区工作人员去一家有医疗性质的养老院暂居,工作人员这才能动手清理。清理王友惠家里的垃圾山,社区很是花了一番心思,动用了志愿者、安保队长、楼栋长共15人,清理工作进行了足足3天,装满了两大车垃圾压缩车。“简直像是大丰收。”一名志愿者开玩笑道。
社区为什么在事态到达该程度才发现?张莉解释道,王友惠作为退休教师,退休金4000元左右/月,在经济上不属于低保范畴。同时,王友惠有一个儿子,按家庭成员上论,不是孤寡老人,所以,社区帮扶的范围内没有她。加上老人的习惯使然,堆放的垃圾都在家里,没有人进过门,直到这次“三供改造”施工,这一情况才被发现。也是在多次拨打王友惠在重庆的儿子的电话(沟通)后,对方表示,他管不了老人,清理垃圾全凭社区处理。反馈情况得到授权张莉这才能让人清理垃圾。
十陵派出所民警也告诉记者,也有多次接到过邻居报警,曾一度进过王友惠家,但是居民在自己家里,虽然劝说过多次,但王友惠一直不愿意清理,遵从居民医院,警方也不能强制实施。28日下午,记者在龙泉驿区一家疗养院见到了正在吃饭的王友惠,当记者询问为什么家里有这么多垃圾时,王友惠否认有垃圾,说都是自己花了30多万买的。光是净水器就买了好几台,最贵的9000多元,长白山的老人参几千一根,一共有五六根,光是买酒就花了2万多,还有一些液体、粉状的药品。
王友惠说,自己每天早上五六点起床,至少要跑四个店做理疗,都是会员,掐准了时间去,做完就全身舒服了。“我天天忙得很,哪里有时间去(捡垃圾),也没时间理他们(邻居),我晓得把我自己过好就是。”交谈中,王友惠很多时候絮絮叨叨、答非所问,例如年龄,一开始说自己99岁,后改口84岁,最后一次才说,今年12月25日过74岁生日,这与她身份证信息相符。某邻居表示:“对于卖保健品的人来说,有退休金还不和家人住的,绝对好顾客。”
展开剩余80%